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,女人被狂躁高潮啊的视频在线看,免费xxxx大片,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

幼兒園、托兒所的消毒

來源:北京化大陽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ichengjun.cn 發(fā)表日期:2020-03-02 瀏覽量:2409 分享

用于本市各類幼兒園、托兒所的消毒。

1.教室(活動室)表面消毒

   1.1 消毒方法

   定期或當發(fā)生傳染病時可對教室(活動室)四壁、門窗、地面、桌椅、圍欄和大型家具的表面用250~500mg/L泡騰片含氯消毒液擦拭,消毒時可直接將消毒液噴灑到物體表面,并由左及右,由上及下順序進行,作用30min后用清水洗凈。

   1.2 要求

   教室(活動室)表面細菌菌落總數應≤15cfu/m2,并不得檢出大腸桿菌、致病微生物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。

2.玩具和用品的消毒

    2.1 玩具的消毒

    2.1.1 消毒方法

          (1)被傳染病病孩污染過的玩具,要用化學消毒處理法處理,可使用泡騰片、消毒粉劑、雙鏈季胺鹽,可根據玩具的制作原料選擇適宜的消毒方法:

          (2)塑料、橡皮、木器玩具可用500mg/L有效溴氯的泡騰片消毒液浸泡20~30min,消毒后用清水將殘留藥物沖凈。

          (3)紙質、長毛絨等玩具可用過氧化氫熏蒸處理,可選用有衛(wèi)生部衛(wèi)生許可批件的過氧化氫消毒器,并按使用說明書操作使用。

   2.1.2 要求

    玩具表面細菌菌落總數應≤15cfu/cm2,并不得檢出大腸菌群、至病微生物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。

   2.2 體溫表的消毒:

   2.2.1 消毒方法

    體溫表消毒主要是采用浸泡消毒法,方法如下

           (1)過氧乙酸浸泡消毒:先用1%過氧乙酸浸泡5min,然后再放入另一個1%過氧乙酸溶液中浸泡30min,消毒后體溫表應用冷開水沖凈或用酒精擦干后備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(2)過氧化氫浸泡消毒:使用濃度2000mg/L,消毒方法同過氧乙酸。

           (3)泡騰片消毒液劑浸泡消毒:使用濃度1000mg/L,方法同過氧乙酸。

   2.2.2 要求:體溫表使用中消毒液的細菌菌落總數應≤100cfu/ml。

      2.3 圖書消毒:

    圖書消毒主要采用物理消毒方法,可采用的措施如下:

           (1)微波消毒:將圖書用濕布包好,至微波爐內,在650W功率下作用4~7min。

           (2)紫外線消毒:用高強度便攜式紫外線燈距書3cm照射5~30s,翻轉后再用同法照射另一面。

3.室內空氣的消毒

   3.1 消毒方法

        (1)當有呼吸道傳染病發(fā)生時,對發(fā)病班級室內空氣可用以下方法消毒:

              ① 有效含量1000mg/L泡騰片含氯消毒液超低容量消毒,也可用3%的牌過氧化氫消毒液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消毒,用量為15ml/m3,噴霧后密閉60min再開窗通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②紫外線消毒:應選擇低臭氧紫外線燈,在燈管上裝上鋁制反光罩,懸掛于天花板下,離地2~2.5m處。也可用移動式紫外線燈裝置。消毒時燈的功率以每立方米不少于1.5W計算,每次照射時間≥30min,消毒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干燥,并在無人情況下使用,紫外線燈使用壽命一般在1000h。

       (2)空調系統(tǒng)消毒:在對空氣消毒處理后還應對空調濾網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,消毒后用清水沖凈、晾干。參見本規(guī)范第17執(zhí)行。

   3.2 要求

   幼托機構室內空氣細菌菌落總數應≤2500 cfu/cm2(平板暴露采樣法)。

4.餐、茶具的消毒方法和要求:

    4.1 消毒方法

   餐、茶具應嚴格執(zhí)行一洗、二刷、三沖、四消毒、五保潔的清潔消毒順序,當發(fā)現傳染病時,餐、茶具的清潔消毒則應采取消毒―清洗―再消毒的順序進行。消毒方法如下:

       (1)煮沸消毒法:將碗、筷、茶杯、奶瓶全部浸入水中,碗、杯等應灌滿水豎立放置,并且中間留有間隙,待水沸騰時開始計時,持續(xù)15min,消毒完成后倒干沸水,放在潔凈的碗柜或冰箱冷藏室中備用。

       (2)餐具消毒箱:將碗、筷、茶杯等放于消毒箱內消毒。

       (3)消毒后的餐、茶具不能用抹布擦干,沾附與碗筷上的水分,可讓其自行干燥或用經消毒處理后的潔凈抹布擦干。

       (4)營養(yǎng)室的熟食盛器、用具等,可采用流動蒸汽消毒20min~30min

              (備注:可讓餐廳自行消毒,專業(yè)人員指導)

  4.2 要求

     餐、茶具表面細菌菌落總數應≥10cfu/cm2,不得檢出大腸桿菌和致病微生物。

5.嬰幼兒衣物、手的消毒方法和要求:

     5.1 織物消毒方法:

   嬰幼兒使用的毛巾、衣服、被褥、尿布等織物必須消毒,可選用以下方法:

        (1)煮沸消毒:嬰幼兒使用的毛巾、尿布一般情況下應專人專用,使用后分類清洗消毒,可用洗衣粉清洗后再煮沸10min,曬干即可備用。當嬰幼兒有腹瀉、腸炎等癥狀時,煮沸時間應延長至10~20min。

       (2)消毒劑浸泡消毒:毛巾、尿布、被褥等可使用500mg/L泡騰片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,在傳染病發(fā)病班級,毛巾、衣服、尿布應與其他未發(fā)病班級分開清洗消毒,并延長浸泡時間至1小時。對不能清洗的被褥等可用床單位消毒器消毒,在沒有條件時也可將外面的布套和內里的棉絮分別處理,布套用上述消毒液浸泡,棉絮污染較輕的可放在日光下曝曬,污染嚴重的先用上述消毒液噴霧后再放日光下曝曬或丟棄。

      (3)床單位消毒器消毒,按使用說明書操作。

   5.2 手的消毒方法:

    幼兒的手在飯前便后可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,洗手時要充分搓洗手背面、手掌面及手指間各個部位。當有傳染病發(fā)生時,在孩子入園和離園時使用牌免洗手消毒液噴霧手,也可在250mg/L復合碘的消毒液中浸泡1~2min后,用清水沖洗干凈。擦手毛巾要專人專用。

6.飲用水的消毒方法和要求:

(1)嬰幼兒不能直接飲用生水。取自來水在常壓下煮沸,待水沸騰后,方可食用。

(2)飲用桶裝凈水的,應加強飲水機的消毒,定期用250mg/L的消毒粉劑消毒液進行沖洗消毒,消毒后應用清水沖洗干凈。

7.工作人員的清潔消毒方法和衛(wèi)生要求:

(1)建立幼托機構從業(yè)人員健康檢查制度,定期體檢。

(2)工作人員工作時應穿工作服,工作服每周清洗1―2次,如被污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清洗,接觸食物時應加帶口罩和帽子。

(3)營養(yǎng)室工作人員應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勤理發(fā),勤洗澡,勤換衣,勤剪指甲,工作前及便后要用肥皂流動水沖洗雙手。

(4)經常用肥皂在流動水洗手,接觸排泄物等污物后應用250mg/L有效碘的消毒液浸泡1~2min消毒。

(5)從事消毒工作的人員必須經消毒知識和技能培訓后方能上崗工作,并定期接受衛(wèi)生知識業(yè)務培訓。

(6)工作人員、營養(yǎng)員手表面細菌菌落數應≤300cfu/只手,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。

8.隔離觀察室消毒方法和衛(wèi)生要求

(1)隔離觀察室不能同時隔離2種不同病種的患兒。室內用品必須專用,使用后須經過徹底的消毒后方可帶出室內。

(2)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室,必須穿上隔離衣(或以專用工作服代替),出室時必須脫下隔離衣,掛在固定處,隔離衣應單獨清洗消毒,可用500mg/L泡騰片消毒液劑浸泡30~60min,然后用清水漂洗。對室內的桌面、椅面等表面不定時使用牌物體表面消毒噴劑進行消毒。

(3)隔離觀察室的環(huán)境、物體表面平時應加強消毒,當患病幼兒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必須對觀察室的墻面、地面、家具等物體表作徹底的消毒處理,可用1000mg/L泡騰片消毒劑噴霧、拖檫、浸泡,作用1小時。

(4)發(fā)生呼吸道傳染病時應作空氣消毒,可用3%牌過氧化氫超低容量噴霧,按15ml/m3計算用量,在無人情況下熏蒸30min。

(5)工作人員做好手的清洗消毒。

9.衛(wèi)生間的消毒、便器的消毒方法和要求

(1)衛(wèi)生間的地面每天用清水拖擦清潔,當發(fā)現腸道傳染病流行時可用含有效氯500mg/L的泡騰片消毒液拖擦,每天2次。

(2)幼托機構公用痰盂、蹲板必須消毒,對疑為腸道傳染病病孩以及腸道傳染病發(fā)病觀察班級使用的專用痰盂,必須單獨消毒處理,痰盂可用1000mg/L有效溴或氯消毒劑浸泡30min,糞便可用有效氯5000mg/L的消毒粉劑消毒1~2h后倒入化糞池。

(3)墻壁使用500mg/L的泡騰片消毒液噴霧消毒、噴霧量15ml/m2。